普通机床精度校准,不用专业设备也能调准

普通机床用个一两年,精度就容易跑偏,加工零件尺寸总差一点,找外面的人校准一次要几千块,其实自己用简单工具就能调,省不少钱。先准备三样工具:百分表(精度 0.01 毫米)、平尺(2 米长,直线度 0.02 毫米)、水平仪(精度 0.02 毫米 / 米),这三样加起来也就 1500 元,能反复用好几年。
先校准主轴精度,主轴是加工的核心,精度差了零件肯定不准。把百分表固定在架上,让表针轻轻靠在主轴的端面上,手动转动主轴一圈,看百分表的指针摆动范围,超过 0.03 毫米就需要调整。调整时打开主轴箱,松开主轴两端的轴承锁紧螺母,轻轻转动轴承外圈,边转边看百分表,直到摆动范围小于 0.02 毫米,再锁紧螺母。之前有个修理厂的主轴摆动 0.08 毫米,加工的轴类零件公差超了,校准后公差能控制在 0.01 毫米内。
再校准导轨精度,导轨是工作台移动的轨道,歪了加工出来的零件会倾斜。把平尺放在导轨上,用水平仪靠在平尺侧面,看水平仪的气泡位置,气泡偏左说明导轨左边高,偏右则右边高。调整时松开导轨底部的调节螺栓,左边高就拧松左边的螺栓,右边高就拧松右边的,边调边看水平仪,直到气泡居中。导轨前后方向的精度也要校,把平尺顺着导轨放,用百分表测平尺两端的高度差,差超过 0.02 毫米就调导轨的前后螺栓。有个车床导轨歪了,加工的长板件一头长一头短,校准后误差缩小到 0.01 毫米。
最后校准工作台精度,工作台要和主轴保持垂直,不然钻孔会斜。把百分表固定在主轴上,表针靠在工作台面,移动工作台,看百分表指针有没有变化,变化超过 0.02 毫米就需要垫铜片调整。在工作台和床身之间垫不同厚度的铜片(0.01-0.1 毫米),直到百分表指针不动。比如工作台前端低 0.03 毫米,就垫 0.03 毫米的铜片,铜片要选退火的,不容易变形。
校准要按 “主轴→导轨→工作台” 的顺序来,不能乱,每次校准后要试加工一个样件,比如加工一个带孔的板件,量尺寸看精度有没有达标。校准频率不用太高,半年一次就行,平时加工时多留意零件尺寸,发现偏差再及时校准。别觉得校准麻烦,花 2 小时校准,能避免几千元的零件报废,太划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