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机床精度保持,这 5 个细节比修设备管用

普通机床用久了精度会下降,加工出来的零件尺寸不准,其实做好这 5 个细节,能长时间保持精度,不用频繁修设备。​
第一个细节:安装时做好地基。普通机床不能直接放地面上,得做专门的地基,地基里要加钢筋,浇筑混凝土时还要找平,不然设备运行时会晃动,精度慢慢就差了。比如加工轴类零件,地基不稳的话,车出来的轴会 “一头粗一头细”。地基做好后要晾 20 天以上再放设备,别着急用,混凝土没干透容易开裂。​
第二个细节:避免过载加工。每种机床都有最大加工负荷,比如普通车床加工钢件,最大能车直径 20 厘米的,别硬加工 25 厘米的,不然电机受力太大,会导致主轴变形,精度下降。新手不知道负荷上限,就看设备上的铭牌,上面写着 “最大加工直径”“最大切削力”,按铭牌来准没错。之前有个师傅硬加工超负载的零件,主轴弯了,修主轴花了 1.5 万。​
第三个细节:定期校准刻度盘。机床的刻度盘用久了会有误差,比如要车 10 厘米长的零件,刻度盘显示 10 厘米,实际加工出来只有 9.9 厘米。每月用卡尺校准一次刻度盘,要是误差超过 0.1 毫米,就调整刻度盘的定位螺丝,直到校准为止。校准工具别用便宜的卡尺,选精度 0.01 毫米的,不然校准不准等于白做。​
第四个细节:保持环境干燥。机床怕潮,尤其是雨季,地面潮湿会让导轨生锈,影响运动精度。车间里要放除湿机,保持湿度在 50% 以下,导轨上每天加层润滑油,也能起到防潮作用。有个南方的加工厂,雨季没除湿,导轨生锈了,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全是划痕,只能报废。​
第五个细节:不用时盖好防尘罩。设备闲置时,要用专用的防尘罩盖起来,别让灰尘落到导轨和电机上。灰尘进入电机内部,会磨损轴承,导致转速不稳;落在导轨上,下次开机时会划伤表面。防尘罩买帆布材质的,比塑料的耐用,300 元左右就能买一套,能保护设备不受灰尘影响。​
做好这几个细节,普通机床的精度至少能保持 3 年以上,加工零件的合格率也会提高。